2015年1月30日星期五

ROBOCAT 417


浪漫月巴睇女星(14):多情卿卿無情冰



























死鬼Andy Warhol話,每個人都會成名15分鐘。如果,今時今日依然有人相信露點是成名的一種方法,咁每一點大概只能各佔7分半鐘或5分鐘(視乎露兩點抑或三點)。一餐飯都未食完,話題已被消化完。

1.上世紀90年代初某個如常的周日,某名月巴仔如常同屋企人去飲茶。每逢飲茶,該名月巴仔總會順手買本港漫邊睇邊歎茶,但那一個周日,佢冇,反而不尋常地把僅足夠買一本港漫的珍貴budget,改買了一本八卦周刊。佔了那本八卦周刊封面最大笪面積的,是一舊冰。

2.月巴仔當然不是為了舊冰而斥巨資買入嗰本周刊。他是為了那位把神秘胴體隱藏在嗰舊冰後面的woman,葉玉卿。

3.之後幾日,那個(正常地鹹濕的)月巴仔keep住觀察、研究那舊冰。他試圖從冒著水珠的冰身窺探一點點背後那神秘胴體的真相,但嗰舊冰就係咁頑固無情,明明透明但又透唔晒。月巴仔實在好想走入那本周刊的封面將.冰.山.劈.開……佢明顯癲咗。我相信,當時發癲的應該不只佢一個吧。那個封面那舊冰,正式為香港開展了一個新時代,一個「受惠」於1988年電影三級制實施後keep住有女星拍三級片的時代。

4.當那個「卿卿伴舊冰」的封面見街後,立即成為了一個社會話題,同時令各方(八公八婆)猜疑:Why葉玉卿突然咁大膽呢?究竟受了甚麼刺激呢?是不是因為受不了同伍衛國分手的打擊而諗埋一面呢?……人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冇人知道真正的答案。而我,當然唔知啦,知道的只是:葉玉卿,選過第一屆亞姐,是亞視演員,最叫我深刻的演出是《中華英雄》裡的紫衣,算是OK做到原著設定的神韻(畢竟大部分都太走樣),但問心,當時她給我的感覺就像大部分電視藝員——睇怕都係紅極有限。

5.但那個封面(其實是兩個封面先啱,因為之後一期都是葉玉卿的同一輯相,成件事有晒部署)為她打破了本來注定了的命運,好快地,她接拍了一齣三級片,正式露點。不像很多女星聲稱只會為藝術犧牲才去露,讓葉玉卿願意坦蕩蕩的只是一齣你完全找不到所謂藝術味的笑片(即使跟她做對手的男主角湯鎮業被設定為一個潦倒畫家)。這齣《情不自禁》,Sex Comedy類型,我OK鍾意,因為夠娛樂性夠癲,但鍾意還鍾意也必需強調:片中所有「動作場面」都是廢的,廢不因為露的百分比多與少,而是悶。

6.然後葉玉卿再拍了《我為卿狂》和《卿本佳人》,作為電影愛好者的我當然沒有錯過。何藩執導的《我為卿狂》,真正女主角其實是村上麗奈(村上麗奈是誰?有女同學曾經問我,我話佢咪村上春樹個妹囉),葉玉卿在中段打後就冇再出場,有點搵笨,而Sex Scene處理也呆滯,但離奇地成齣戲營造的氣氛幾OK,拍下了90年代初香港都市的孤寂。《卿本佳人》,一個港版Pretty Woman式故事(但中間攝了一場頗長的槍戰……),葉玉卿的男對手咁啱就是有「Hong Kong李察基爾」之稱的方中信,但他的表現遠遜於做奸角的姜皓文(Why我只留意男演員的演出?)。

7.三齣打正旗號的三級片後,葉玉卿正式告別三級,戲繼續拍,電影 / 角色類型不盡相同,有些依然動用葉玉卿三級女星的剩餘價值,有些只能用成齣垃圾來形容,也有些真的讓葉玉卿發揮她演員的特質,事實證明,葉玉卿可以單靠樣子去演戲而不需要下下動用body。最能證明的或許是1994年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但我更想推介大家去睇1996年的《暴劫傾情》,梁本熙執導,一齣以遭受性侵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奇情而不低俗。

8.葉玉卿成功(到冇人再把她單純視作三級女星乙名)後,出現了超大堆繼承者(以致那時候的港產三級片嚴重氾濫),但統統只繼承了過程繼承不了成果,冇一個再能做到葉玉卿的成績,Why?我都唔知。然後,冇人再爭住去走這條路了,只是偶然間還會出現一個半個,但她們的裸露,過目即忘。

9.葉玉卿成功(到冇人再把她單純視作三級女星乙名)後,有些同行依然視她為異類。看過一篇劉鎮偉訪問,他說拍《東成西就》他最頂唔順的是:其他女演員(他沒有指名道姓)冇乜理葉玉卿,似是介意對方身份,以致葉玉卿總是被冷落在一旁;但在他眼中,葉玉卿其實冇乜嘢,好nice。

10.不想把葉玉卿當年所做的賦予太多未必關事的革命意義,也不想形容是一次女性主義對臭男人社會的反擊;只想說,葉玉卿未必是特立獨行,卻的確不服從於本來被安排的命運,而嘗試去做一個創造自己命途的女人。因為她,我永遠記得90年代初那擋不住的萬種風情,以及嗰舊無情的冰。
(原文刊於am730)

2015年1月28日星期三

當獅子山下太矯情,我寧願冇厘感情























今天,本來打算公開一篇小弟多年研究數學奧祕的知性文章,但……

1.
基於文中無可避免會提及一啲7和6和8和9……等數字,為免被敏感的人形生物諗埋一邊,還是留待有朝一日才發表,唔好意思。於是,臨急臨忙諗過另一個題目。
就像那些文字獄猖獗的古代。既然文字(甚至數字)可以被無聊無恥的人無限上綱,風花雪月寫飲食囉。
寫pork寫beef寫rice總之不寫wolf就可以了。反正從來只有wolf吃人,沒有人吃wolf。
問題是,係人都知我對飲食的唯一心得就是暴食,暴食是一種行為,談不上甚麼型格或態度。咁寫乜好?

2.
好彩啱啱睇完一本書。安倍夜郎《酒友,飯友》。
《深夜食堂》原著作者的散文結集,分兩part:前半是他透過種種料理,描述他的故鄉高知縣四萬十市,寫他的童年、他那早逝的父親、他再也回不到的過去——我讀到一個離鄉別井孤家寡人的真實鄉愁,淡淡的,而不矯情。
後半是九個平凡女性的訪談。九個女子,有的是他小時候的老師,有的是居酒屋老闆娘,有的是(冇人識的)唱作人;有的已離世,有的還活著……安倍夜郎不是要借她們的故事去闡述甚麼人生大道理,又或訴說甚麼偉大的情感,而只是恰如其份地,把各人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轉折,寫出來——我讀到九個日本女性的真實故事,同樣地,淡淡的,而不矯情。
以上種種不矯情的人和事,有不少唔覺唔覺地成為了《深夜食堂》的養份,被安倍夜郎改寫成一個個人間小故事。
我承認,這本散文集令我對安倍夜郎和他的《深夜食堂》有了新的體會。
我不算是《深夜食堂》fans(但又有睇晒),原因或許是:以前做過食版記者,實在怕了在任何涉及飲食的創作中(被迫)接收過.盛.的.感.情描寫——我並非反對這種描寫,只是頂唔順某些人夾硬攝入同飲食未必太有關的矯情。好食就好食唔好食就唔好食,我理得你在煮碟餸過程中有幾含辛茹苦,同伙記之間又有幾如泣如訴。去食嘢,放喺面前嗰碟嘢才是最重要和最真實,背後的情(如果有的話),是可以add value,但絕非事實之全部,不能夠用來填補嗰碟嘢本身的不足。或許,呢一份冷漠,令我從此不能夠再寫食稿,同時變得熱愛暴食——暴食是純生物行為,不涉任何感情。
在矯情和冇厘感情之間,我揀做冇厘感情的月巴。

3.
矯情,其實冇問題。爭在點様矯,或矯到去乜程度。矯情,就是情感的矯形。假設某情感的本來面貌是「6」,但經外在加工,改到變成「68」,或「69」;於是,「6」(似乎)被改變了粉飾了,我們對「6」的理解從此變成另一樣嘢;久而久之,冇人再了解「6」的真面目究竟是甚麼……你唔明我講乜?Well,其實我都唔太明。
不如用實例說明吧。獅子山下。呢四隻字若照字面解,所指的本來只是「獅子山下面」,純粹交代位置、地方。後來,「獅子山下」被提升為一種精神象徵,象徵港人不屈不撓精神——這裡其實也涉及一個矯情舉動,但OK,我們都好接受我們(某一代人)都很感動。
直至2015年1月23日,萬眾同心撐亞視(這個節目名改得實在太好,只講「萬」眾,畢竟實際收視只得1點only,6萬幾觀眾)。尊貴議員親身去撐一個(完全冇存在意義的)電視台我不介意(反正大把冇存在意義的政府廢方案他們也照撐),各人自有各人的立場與品味,我介意是以下一句:冇糧出仲要拎錢坐車返工體驗咗港人獅子山下精神。Wow,獅子山下精神瞬間被矯形成明知被搵笨也要繼續被搵笨而又甘心又開心的精神。
所以我開始喜歡研究數字。數字就是數字,冷冰冰,沒有感情,1點就是1點,龍蝦有2隻鉗就係2隻鉗,689就係689,唔會變多。數字就是真相。
(原文刊於am730)

2015年1月23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女星(13):Oh My Little Girl,笑一笑已蒼老。




















2009年7月,我寫過一篇《笑一笑已蒼老》。那篇文只有一個目的,交代我對妳——齊藤由貴的愛。五年半後我的愛有增無減,增到我決定再寫一篇作補充說明。

1.親愛的Yuki(妳不介意我這樣叫妳吧),有晚我唔覺意開著電視,咁啱睇到妳有份做的《遺留搜查》。我眼濕濕。

2.眼濕濕,妳臉上已經布滿48歲的風霜,但妳並沒有刻意去做些甚麼來遮掩 / 消除那些應該存在的風霜。人就是會長大和老,長大和老不是唔見得光不用收收埋埋。不像某些女星搞呢樣搞嗰樣,愈難愈搞,愈搞愈衰。

3.實不相瞞。最初認識妳,是基於一個純粹鹹濕目的。中二那年,我獲兩名同學誠邀——籌旗買本寫真集享用。那天放學後,我們去到當年的新城市廣場4樓一間書店,三對目光在琳瑯滿目寫真集上遊走,只因當時太緊張,加上經驗值不足,竟然(錯誤地)揀咗妳嗰本《情熱》……Well,「情熱」二字的確令我們仨諗埋一邊,而天真無邪的我們仨又一廂情願以為塵世間所有書名寫住「寫真集」的印刷品,都必然地印滿顏色美麗的神秘胴體……我們仨在書店外即拆即睇,莫講話神秘的胴體,就連手臂都近乎冇對睇吓——Shit!這原來是妳一齣戲的相集,齣戲的主要拍攝場地,是冰天和雪地……以上的年少無知經歷我早在那篇《笑一笑已蒼老》寫過,為免被指呃位呃稿費,不贅了。總之,這本(莫講話神秘的胴體就連手臂都冇對睇吓的)寫真集,從此由我保管。

4.離奇是我竟然慢慢愛上了妳。愛上妳圓圓的臉,愛上妳圓圓哋幾好肉地的body,愛上妳紮馬尾時的美——真的,我從未見過有女仔好似妳紮馬尾紮得咁美(Why以上句式咁似某人讚佢老竇時嗰一句?該煨),以致我中學時代迷戀的女同學,95%都是紮馬尾的,但無論點紮,她們的馬尾就是及不上妳的馬尾,Yes,妳的馬尾才是完.美.的馬尾。

5.但當時的我自然不知道妳的idol生涯已開到荼蘼。妳還有出碟拍戲,但相比初出道那兩年,聲勢真的弱了;弱了,就需要救亡——日本idol命運往往是這樣殘酷,像我當年都叫做鍾意過吓的高岡早紀和新島彌生,一出道時頗OK,到了不OK時同樣逃不過剝衫拍寫真的下場……好彩是妳冇咁做,但不好彩是,妳被指搞不倫之戀。剝衫拍寫真,大抵冇太多人會認為不道德;不倫之戀,就是不倫就是不道德。所以我曾經極度憎恨妳的不倫之戀對象,尾崎豐。我甚至堅信就是這個出晒名的叛逆漢子迷惑妳帶壞妳卒之連累埋妳。

6.直至1992年尾崎豐離奇死亡。兩年後妳經由教會介紹(或安排?),嫁給一個傳道人,生了三個仔女,而妳沒有退出,繼續留守藝能界,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藝人,至今。

7.其實妳懷念妳的少女時代嗎?1985年,妳發表單曲《卒業》,一出即紅。之後幾首單曲《白い炎》、《初戀》、《情熱》都是超大熱作,尤其玉置浩二寫的《相聚.一刻》主題曲《悲しみよこんにちは》,更絕對是80年代 / 昭和年代名曲;還有NHK那齣晨間劇《跳駒》,妳飾演日本第一位女記者,劇集把妳引領到一個紅到核爆的境地——而當時妳才不過是個出道一年多啲的新人。妳絕對是那個花多眼亂偶像年代的代表人物。

8.妳發表《卒業》是1985年2月的事,而在早一個月,尾崎豐也發表了他的《卒業》。妳的《卒業》(在填詞人安排下)是一首懷緬青澀學生時代的純愛歌曲,尾崎豐的《卒業》卻在質疑學生時代,有的只是憤怒;當妳(被安排)以清純乖乖女形象攻佔idol界時,尾崎豐則成為了不少青年的精神領導——我開始叫自己相信,妳和尾崎豐之間存在的不純粹是不倫的肉慾,尾崎豐是真的有一種令妳(就算冒著不倫之名依然)忍不住迷上的精神特質,妳們是真心相愛。我也相信,尾崎豐啟發了妳,讓妳開展了日後歌詞和詩的創作。實不相瞞,我由最初憎死佢,到現在竟然也愛上他的歌,他的歌就是他對虛偽社會所下的戰書,而妳,偶然出現在他的戰爭中,成為了溫柔他的心的Little Girl。只是現實不能成全你們。

9.命運或許真的整定。如果當日不是妳細佬擅自把妳的相片寄去講談社參加雜誌選舉(而又贏咗),妳不會加入藝能界,不會獲派《卒業》,不會咁快地紅,不會推出《情熱》(以致不會被我和同學誤以為有裸體睇而買入),自然也不會遇上尾崎豐云云……然後他在26歲離去,forever young,而妳繼續活下去,蒼老下去。2015年,妳出道三十年了,我又買了妳的一張精選專輯。今天重聽《卒業》,當年的妳是多麼年輕,教我不禁聯想起,當年我自己也必定很年輕。想到這裡,月巴有點激動,需要立刻坐下深呼吸,開包Pizza薯片令心情靜定。這一刻,我又想起了妳紮馬尾的樣子。

10.Yuki,忘了告訴妳,我的路途,其實不忍心看到妳蒼老。
(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415


2015年1月21日星期三

試想像,一個知道陳生貴姓的完美董建華
















上周六,天氣好得交關,好到一個符合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天氣狀態:有陽光,有風,天藍到看不出裂痕,月巴如我就算怒行也不會身水身汗,而只覺舒爽。

5歲的我,首次浮現理想世界的觀念
那天我去了中大,聽一個課程講座。課程講座除了介紹課程相關資訊,還特闢一個討論環節,題目是:哲學與理想世界。
這是一個可以討論長時間的topic,偏偏那天時間太有限,但勁在幾位老師的發言短短哋已經拮中問題核心。
我冇加入討論。我唔知可以講乜。但之後幾日我一直糾纏在這個topic上。我的理想世界係點?現實世界跟我內心深處的理想世界之間又存在了幾大落差?你未必想知,但我依然決定同你分享,Sorry囉。
人生中首次湧現理想世界的概念時,我5歲。堅的,5歲那個農曆新年,跟大人去了一個有錢人屋企拜年——是真的有錢人。拜年期間有錢人咁講:「你哋帶月巴去玩啦!(註1)」有錢人口中的「你哋」,係佢個仔(嚴格來說是公子)和女(嚴格來說是千金),佢哋帶我去玩的地方,是另一間屋的ground floor,那一層,全層擺滿玩具,是全.層.擺.滿.玩.具(註2)
更攞命是,根據目測,那層ground floor的實用面積肯定比我屋企的建築面積大上至少6倍。
這間大富之家玩具屋就是5歲月巴的理想世界。我只去過一次,後來大人冇再(帶我)去拜年,是我太失禮嗎?
篇幅有限且讓我skip晒求學時期月巴的理想世界,直接跳到成年月巴階段。
成年月巴的理想世界,好簡單,就是:唔使Do的世界。但唔Do,又何來收入?冇收入,又邊有錢開飯及經常去食Buffet或放題)?(註3)
我不得不立即修正My理想世界,應該是:一個唔使Do都唔會餓親兼且可以成日品嘗Buffet或放題的世界。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啩。Unfortunately,我只能活在一個極度現實世界裡,狂Do。

一篤完美的屎是一篤怎樣的屎?
Yes,我們都活在極度現實的世界。
相對於理想 / 完美世界,這個(據講樓市供不應求現象將近尾聲的)現實世界,充滿甩漏,和不完美。
寫過《理想國》的柏拉圖曾經說,塵世間萬事萬物之所以咁不完美,是因為他 / 她 / 它們都只是模仿物——模仿自一個完美的「理型」:你在現實中看到的所有圓形,其實都不是咁圓,只有那個「圓形的理型」才是100%圓的圓形;你在《Lucy》或《Avengers》睇見的Scarlett Johansson,並不是咁正(和身材爆裂),只有那個「Scarlett Johansson的理型」才是100%地正(和身材爆裂)的Scarlett Johansson……(註4)
又所以,你噚日見到的那個董建華,肯定都不是完美版董建華,因為真正完美的那一個,應該知道陳生姓乜。
OK,我可以想像一個完美Scarlett Johansson(也可以無奈地迫自己去想像一個所謂完美的董建華),但,屎呢?如果柏拉圖的理論冇錯,那麼,古往今來我們各自屙出來的屎都不是完美的,都只是「模仿屎」,都不及那篤「理型屎」perfect——但一篤「完美的屎」即係點?結實得來軟軟哋?劇臭得來又香噴噴仲帶點令人念念不忘的回甘?擁有長年屙屎經驗的我,想不通。
想不通,惟有唔再諗。從此我不再想像甚麼完美的圓,不再追逐那個完美的Scarlett Johansson(反正不太完美嗰個已經好正),更加不再去思考甚麼才算是完美的屎、點樣先算係完美的梁振英(嘩真的難以想像,畢竟據知現實中那一個已經叻過晒所有男人)……而只管活在現實世界,繼續(難以)接受現實中那個毫不完美的董建華,是真的不知道「陳」生貴姓的。
我好灰。從未試過咁完美地灰。
(原文刊於am730)

註1:當時的我當然不是叫月巴。
註2:當時我用來放玩具的,只得一個膠盒仔。
註3:為方便陳述,我冇計算儲money供樓這一類港式生活繁文縟節……
註4:Well,我不貪心,俾我一個不完美Scarlett已經與願足矣。
註5:文中有大量「屎」字出現,食飯期間勿睇——不過你都睇咗Lu…… :P

ROBOCAT 414:喵hood


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女星(12):永恆的歌姬,唱歌唔使嗌嘅。


























一位5歲小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月巴叔叔,我在今屆紅白睇過那個甚麼中森明菜唱歌,竟然全程冇嗌喎,Why啲人叫佢做歌姬?」

1.我人生中首張擁有的日本idol海報,正是中森明菜。那年,我7歲。
2.作為80年代初的一個7歲細路,我及不上而家的5歲小朋友咁深謀遠慮晨早已經諗定第時大個住邊並追問特首(我也不明白Why特首總是遇到憂慮住屋問題的小朋友)——Well,我細個真的冇諗過大個咗會冇地方住。我當時只憂慮:如何成功擁有中森明菜poster乙張。
3.如果你經歷過80年代,應該記得每逢入夜,便有小販把各式日本idol海報展示出來,展示地方是閂咗門的銀行門口,而當中又以旺角為主。我便是在某一個夜某一個檔口睇中了中森明菜的——我睇中的那張,明菜以健康水著上陣,配合她有點baby fat的face和body,正呀,是我唯一想到的形容。問題是,成十蚊一張!我邊有錢買?惟有向大人埋手。估唔到,有個姑姐真的願意買俾我。
4.但一個7歲細路究竟是經由甚麼渠道認識中森明菜?紅白。當年還沒有甚麼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有的是《勁歌金曲》和《新地任你點》(麗的也有音樂節目但我忘了名字),而每逢除夕夜,TBB更會隆重其事播放紅白這一個日本藝能界 / 樂壇年度盛事(當時年紀小也不知道原來不是直播,而記憶中,蔡楓華有份主持);支持紅組定白組?我唔識,我只識支持女仔嗰組——在我純潔雙眼中那些日本姐姐都很靚,而咁多姐姐中,又以中森明菜最得我歡心。Why?唔知。只知比中森明菜更早出道和爆紅的松田聖子,我從來都冇興趣。所以,我會聲稱自己是明菜派。
5.1986和1987年紅白我到死嗰日都記得。1986年,明菜以一個東瀛白髮魔女造型唱出《Desire 情熱》,型!Get Up Get Up Get Up Burning Heattttttt——明菜故意拉長最尾一個音節的顫音技巧(後來才知道這是她賴以成名的獨門技巧),勁!1987年,明菜以黑衣黑如黑寡婦造型唱出《難破船》,聽到我想喊,箇中因錯愛而生的哀怨我以為純屬表演一部分,但後來才知道竟是她當時的真實心情……兩年紅白,她都只管用自己的方法唱歌,期間完.全.冇.嗌.過。
6.中森明菜最初只是被當成一般青春偶像放進市場。第一首單曲《スローモーション》,活潑輕鬆,不是不好,但不能突出明菜特質;到了(我此生不渝最最最最愛的明菜首本名曲)《少女A》,寫一個17歲少女對性的躍躍欲試,明菜改用一種更貼近她與生俱來的低沉聲音去唱(反觀一般日本idol總被認為唱歌雞仔聲),明菜風格首度確立。即使之後歌曲類型不盡相同,明菜的歌唱風格一直keep住。她本質無疑是idol,但對比同年代的idol,她是真正具備實力的idol,甚至好快便有權監製她本人的唱片,有權掌控自己音樂路向。
7.但當時作為一個細路的我又點會知道這些咁艱澀的事?我只會關心她的戀聞——她與那個(人神共憤的)近藤真彥的戀聞。就是因為呢條友(請原諒我咁粗俗),令明菜承受愛情重傷,自殺。自殺場所,是近藤真彥屋企。那年,是1989年。對小時候的我來說,這是震撼程度唯一拍得住翁美玲自殺的新聞……分別是,一個失敗,一個「成功」。
8.一切變了。90年代後,已經不再是明菜的時代。1.後起的idol太多,而idol首決條件是要夠後生;2.音樂潮流變了。明菜出道時的日本流行曲,還是摻雜濃厚演歌風格,是演歌的一種時代變奏,很適合明菜的低沉唱腔;90年代後的J-pop,開始引入大量電子,當年聽或者好聽,但今時今日再聽,其實OK過時,反而聽回明菜時期以及(平成元年前的)80年代日本流行曲,更襟聽(後來明菜真的唱過演歌甚至出過唱片)。80年代,永遠是日本藝能界最好的時光。
9.然後,明菜在音樂事業上keep住跌跌撞撞,不是不努力,只是努力從來都不保證必定有回報……期間還不時傳出有關她的負面新聞,酗酒、情緒不穩、健康欠佳……2010年,終於宣布因健康理由退出藝能界。直至去年,復出,在美國錄新歌,又推出了兩張精選集——明菜健康復出在今時今日還有幾多人會care?至少,我care。所以,2014紅白那一夜,我竟然緊張到不敢去看再次站起來的她,即使她事先講明只是在美國錄音室獻唱新歌《Rojo-Tierra》,而不是在紅白的舞台上。新歌不算特別好,明菜表演也不算特別好,但明菜還是明菜,她還是用她的低沉唱腔去唱,而期間完.全.冇.嗌.過。
10.那個5歲小朋友寸寸貢地說:「你講嚟講去都答唔到我個問題。」我說:「你個問題,只是你自己的問題,問題來自一個誤解,是時代令你對事情的本質產生了誤解。唱歌,是唱出情緒,而情緒同聲浪或分貝從來無關。」那個5歲小朋友好似有點不忿,不忿到大嗌狂嗌嗌到就像那些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的參賽者。唉。
(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413


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

他們都是(被迫)這樣長大的





















《Boyhood》,好睇。好睇不純粹因為用咗12年去拍,而在於那一份「冇嘢」。

成長應該就是如此「冇嘢」
成長應該是:沒有死人冧樓,而只是返學(懶理是真心想返定真心唔想返)、媾一(或數)次女(不理是為媾而媾定真心想結婚)、被撇(或你撇人)、躝街躝夜咗返屋企俾大人嘈兩句……然後慢慢摸索到自己的心在想甚麼,唔覺唔覺,長大了。
如果Richard Linklater把Mason由6至18歲的成長特登寫成高潮迭起波瀾壯闊,未必唔好睇,但偏偏他的成長就是如此唔覺唔覺,而我們亦跟隨鏡頭推移,唔覺唔覺地,才驚覺已經快速閱讀了一個男仔(既真實又虛構)的12年成長史。
時代,則陰濕地留下痕跡,但你和我及Mason都來不及察覺,已經開始面對成年人世界。
過程中,我們抓不住任何一刻,卻又唔覺唔覺被時刻抓住、影響。時間的殘酷就是這麼陰濕。

一個港孩的成長分場
我在想,如果有導演也拍一齣《HK Boyhood》,捕捉一個港孩由2002至2014年、由6至18歲的成長軌跡,又會點?
分場已寫好,男孩名字,就叫「巴仔」吧。他住在九龍東。
2002:巴仔升小學了。基於所屬校網(和父母背景),他唸的不是甚麼強橫小學,但他冇所謂,他最有所謂的是不得不面對另一個環境。至於董建華的連任,連大人們都唔輪到佢哋有所謂,何況是一個6歲細路?
2003:巴仔看了一齣賀歲片,片裡有一個成日在電視見到的風水師傅,師傅話:今年香港行大運啊!他不知道一個地方行大運是否代表人人日日都要戴口罩,而只知道他的一個同學因為要去度假村隔離,唔使返學!這才是真正的行大運啊。
2004:某日,搣時帶巴仔及同學們去剛開幕的星光大道。「啲星呢?擺明呃遊客啦。」巴仔心想。但因為唔使返學,算啦。
2005:在某個打波先嚟落雨的日子,巴仔拗了完美的柴。腳痛,但依然要包住石膏返學……巴仔唔明,Why那個董建華可以因為腳痛而辭職,而他就不可以同樣因為腳痛而休學?佢嘗試問大人,大人只話:大人嘅嘢細路唔好理。
2006:自細便是《警訊》fans的巴仔,認識了「魔警」這詞語。塵世間很多事物都不是(大人)話係咁就咁。他似懂非懂。
2007:讀大學的表哥靜靜雞帶巴仔去了皇后碼頭。巴仔首度在商場以外地方見到咁多人,人群之中還有周.潤.發。那天是4月28日。他不明白Why咁多人要去保護一個碼頭,但更不明白Why有班人又一定要去拆咗個碼頭。
2008:巴仔每日放學後就匿喺房努力上網——等待「好朋友」把新鮮上載的「明星閃卡」send來。一早已睇過吓鹹片的巴仔,對「閃卡」內容並不驚訝,他只驚訝那些所謂藝人明星,平日冰清玉潔,原來相當野性。表裡不一,大人之王道。
2009:他發現過去在派利是上相當闊佬的姑丈姑媽,表現突然審慎起來,由過去每人五百蚊變成兩位夾埋先得嗰四十蚊……後來在姨媽姑姐八卦言談中隱隱然知道:金融海嘯下,姑丈姑媽身家蒸發了九成。巴仔首次體會外圍經濟對自身的影響。
2010:巴仔安然度過了一個沒有8號風球的夏天。颱風燦都吹襲香港的那天,4人死於非命。
2011:N年冇睇電視的巴仔迷上了《天與地》,無奈屋企人話唔知拍乜,勒令轉台。只可惜生命是必需妥協。
2012:特首選戰。巴仔明白到睇政治人物黑材料,竟然比起睇那些藝人無聊緋聞更具娛樂性,政治人物演技也比藝人好。問題是他們普遍面目可憎,不及藝人靚仔靚女。
2013:巴仔感到一股躁動。香港正在劇變,變得更衰,衰到已非香港人適宜居住……難怪特首成日苦勸香港青年應該出去走走——感覺,好似叫我快啲躝。
2014及其後:捱到夠秤了。品嘗過催淚放題的巴仔在思考:如果(唔聽特首話)繼續死留在這地方,應該升學還是搵工抑或儘快申請公屋?基於有個(唔知邊度彈出來的)甚麼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說:大學生申請公屋是放棄自己,巴仔便諗:不讀大學,就不會成為大學生,那麼申請公屋就不算是放棄自己了。
巴仔終於成長了,成為大人眼中的完美廢青了。唔覺唔覺。
而巴仔自小居住的九龍東也將成為建立甚麼聰明城市的試點。
(加咗兩句,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412


2015年1月9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女星(11):永遠的赤名莉香





















如果你是永尾完治,你會揀赤名莉香還是關口里美?

1.在某個深夜食堂,我重複又重複聽住店裡播著的《突然而來的愛情故事》(因為店方重複又重複地在播),突然想起這個有點遠古的問題。
2.這個問題,好多男人(甚或女人)應該都被問過;而問我的,是中六時一個男同學。《東京愛的故事》正在(還有依時出足糧的)亞視播放。
3.當年或許還沒有甚麼膠劇,但(懶型的)我已經冇乜睇電視,覺得睇電視好浪費青春,不如睇漫畫好過。偏偏,在迷戀日本idol上卻近乎發癲,可能因為咁吧,被那位男同學引導了去睇《東京愛的故事》。結果,這成為我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中唯一睇晒的日劇。
4.講堅,一開始完.全.不.覺.得鈴木保奈美 / 赤名莉香靚,反而有森也實 / 關口里美個樣較為typical的日本妹,好似仲吸引……但愈睇落去,愈覺鈴木保奈美 / 赤名莉香比起有森也實 / 關口里美靚上至少,10萬倍吧。
5.由外到内,里美都是煩的,煩到你想煎佢幾巴(嗱嗱嗱這只是引用當年一位女同學的真實說法!先旨聲明我絕不打女人!),而她的煩,來自佢嗰種永遠好多委屈與憂傷、但又keep住收收埋埋偏偏又俾你察覺到的計算——因為佢個樣永遠keep住一份哀愁。回想每一集的里美,她不是低羞著頭,就是一臉哀傷,咁當然都有笑吓嘅,但就真的只是笑吓,就住就住咁笑——里美就是一個連笑都似乎暗藏著百般無奈、由故鄉愛媛誤落東京塵網中的可憐女子。但你問佢哀傷的理由?佢又只會低羞著頭一臉哀傷欲言又止。
6.莉香,完全另一類型。在L.A.生活過的她,性格奔放又外放,喜怒哀樂都會無修飾無遮掩地表現出來;對於愛和愛人,是完全100%付出,因為她對於愛情的態度是:每次戀愛就是最後一次戀愛!而在過程中她絕對敢愛敢恨——但她其實沒有恨,最後她為了成全完治與(煩到女同學想煎佢幾巴)的里美,她選擇自行離開,沒有要生要死,而是撇脫地,盡量不讓完治內疚為難。因為實在太愛電視版,決定睇埋原著漫畫,才發現,柴門文的描寫更寫實,電視版原來刪減了原著中或許會為莉香帶來負面觀感的描寫……但在基本設定上,無論漫畫版電視版,莉香都是一個能夠為愛完全奉獻的女子。
7.鈴木保奈美真的如實地進入了赤名莉香的生命(里美反而不一定要由有森也實去演)。如果任何演員一世人在等待的就是一個代表自己的角色,鈴木保奈美一早等到了。我自然不知道日本觀眾點諗,但至少,在香港,我們大部人都因為《東京愛的故事》而認識鈴木保奈美,同時把她等同了赤名莉香,就算她日後的《新聞女郎》其實OK好睇,但麻生環只是麻生環,只是一個咁啱安排了鈴木保奈美去演的角色,一個虛構的角色,而不像莉香,(近乎)是一個跟同年代浮世男女同呼同吸的真實的人,而這個真實的人的臉和笑容,Yes,就是鈴木保奈美本人。
8.所以我一直都不太知道鈴木保奈美本人的現實經歷。在她憑莉香真正地紅起來的時候,被揭發跟有婦之夫、富士電視台名監製大多亮(也就是《東京愛的故事》監製)有段持續的不倫之戀(於是能夠擔演莉香一角也被認為是呢段關係的不倫條件),然後好快地,她嫁了給一個(我記唔到個名的)F1解說員,三年後的1997年離婚,翌年,同Tunnels成員石橋貴明結婚(石橋貴明本身是有老婆的),而當時鈴木保奈美有了BB三個月。這段婚姻,維持至今,但據聞石橋本身都相當爛玩……我當然不知道已跟夫姓石橋的鈴木保奈美,是否一如莉香性格外放,無時無刻都向老公輸出100%的愛,只知道今年48歲的她,不時在劇集出現——不是主角,而是配角。是的,屬於赤名莉香的時代已經過去,泡沫經濟年代已經過去,而《東京愛的故事》由始至終都是在描述泡沫經濟末期東京幾個男女的愛與慾,所以當好多劇都可以隨便remake時(例如《101次求婚》竟然可以在事隔多年後由孫興和崔智友重拍),《東京愛的故事》絕.對.不.能——脫離了(泡沫經濟下的)東京,這故事只會淪為一般多角戀煩事;沒有了芳華正茂的鈴木保奈美,直頭唔成事。赤名莉香 = 鈴木保奈美。
9.回到一開頭的問題:「如果你是永尾完治,你揀赤名莉香還是關口里美?」這問題,會因年歲而產生不同答案。當年,年少無知的我揀的當然是莉香;後來,成熟了,我改揀里美——男人其實是頂唔順莉香這種「愛的100億能量戰士」。里美(可能經過計算)的楚楚可憐,反而更能挑動和滿足男人的所謂強者意識,但男人就是衰格的,耐唔耐,又可能會搵一個奔放的莉香,調劑一下……做莉香,其實好慘。
10.但如果此時此刻你再問我,我兩個都唔揀,而揀 / 撬三上的長崎尚子。任何(生得正常地普通的)男人,都應該由衷地妒忌憎恨三上呢條友吧。嘿。
(原文刊於am730)

世界好嘈,有些聲音永遠聽不到




























寫這一篇前的一個深夜,我病,食了藥,但又瞓唔著,在床上輾轉反側。

1.
明明鬼影都冇隻,但腦海keep住響起不同人的聲音:1.自己把聲,不斷在叫「快啲俾我瞓啦」;2.
某個前阿頭把聲,不斷在嗌「你揀相好冇腥屎囉」;3.某特首把聲,佢究竟講乜我唔鬼知——我從來都唔知佢講乜,但佢又一直講講到我心煩氣躁。
人的記憶很奇妙。我們未必好清楚記得某些景物某張人臉,對於聲音的記憶,總是好深刻。
與其在床上典來典去被心裡的嘈音干擾,索性起身,隨手拎本書睇,諗住揭幾頁揭到有睡意。
我拎起一本漫畫。《聲之形》。之前睇了幾頁,但投入唔到。結果,這一晚,把兩期睇晒(暫時中譯本只出了兩期)。
故事之前已略有所聞。望落,似是純愛系的畫風與設定,事實是有關聽障少女西宮硝子轉校後被欺凌的故事,帶頭欺凌佢的是一個男生,石田將也,但故事發展下去,石田反而成為被欺凌被孤立的一個(這是故事最難處理的地方)——由小學到高中,他都孤單一人,他開始明白自己當日對西宮的行為,是罪無可恕的,他決定在自殺前補償,向對方說聲對不起。
這麼一個(但求自我感覺良好的)行動,演變下去,讓石田知道是絕對不足夠,他希望跟對方成為朋友,問題是女孩那段悲劇的小學年代是怎樣也補救不來……第二期完,故事待續。

2.
我想起一個人。中三時的一位同班同學。
對比我,她絕對是品學兼優類型,唔知點解地,竟然跟品學俱不優的我熟絡起來,甚至交換了電話號碼,自此她不時在放學後打俾我傾閒偈。有一次,佢媽咪突然要求同我對話,但竟然不是鬧品學俱不優的我教壞佢個女,而是說:佢個女冇乜朋友,希望我可以做她的朋友——好多年後我依然記得佢媽咪把聲。
中四開學那一天,她如常打電話俾我,但原因不明地我突然覺得好煩,唔想再傾(又或者是唔想再聽到佢把聲),我說:我而家好忙,要煮飯(其實只是幫手洗米)。「咁等你煮完飯我打俾你可以嗎?」她問。「唔得。」我說。
「聽日呢?」她問。「我之後都好忙,你唔好再打俾我。」從此以後(甚至直到永遠),她都沒有再打俾自稱好忙的我。
好多年後才知道,中三那年她爸爸有外遇,父母經常嘈交,她和細佬所能做的,就是匿在房裡聽住兩個大人嘈交的聲音。
我突然超憎當日講出「你唔好再打俾我」的那個我。我甚至記得自己嗰把衰聲。這把衰聲似結成了一樣物件,多年來塞喺心裡面,平時唔覺,直至這個深夜突然現身,令我個心un住un住。

3.
世界愈來愈嘈。除了好多高高在上的廢人每天都在發出噪音,還有太多人急於透過不同媒體表態:一個人死了,有班人爭住發文悼念,然後又有另一班人搶住發文說人死了才悼念有乜用,然後再有一班人進行正反合結案陳辭(還未計一些連自己寫咗啲乜都唔知)……然後再然後,大家把一切忘記,一切煙消雲散,心急等待另一次表態時機。
但有些聲音永遠都不被聽到。像那一份甚麼民情報告。最後我只被報告一個「事實」:讓香港如期依法落實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是中央、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What?我有咁講過咩?又或,我根本從來不被認為是香港市民,我只是被欺凌的人。而當石田有朝一日終於明白自己一直在欺凌別人時,呢個政府,絕對不會有這份醒覺。

4.
這一刻我只想跟她講聲「對唔住」,問題是,我根本(不是「跟」本)不知道怎樣才可找到她。當然,她可能已不把我那句話放在心裡,甚或已經完美地忘記了我。
(2015年1月7日,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411


ROBOCAT 410


2015年1月2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女星(10):那夜突然發現一本李麗珍寫真集……















她出現在屋企某角落的某堆書中。很新淨,但又鋪滿塵。

1.這本李麗珍寫真集絕.對.不.是.我買的。我甚至冇揭過嚟睇。我當然買過 & 看過不少寫真集,但對於這本李麗珍,我一直敬而遠之——我冇興趣睇,我根本唔想睇。連(明明正常地鹹濕的)我都對自己這種堅持感到驚訝。
2.OK,咁本嘢Why出現在我屋企?預科年代同學A買的。同學A超迷李麗珍,迷到當知道她出版寫真集,便在發行首天第一時間叫我陪佢去買,不為壯膽,只為在買完後可把寫真集交託俾我,讓我為他保管。我好奇是,品學兼優的他從來不買不睇任何著衫或不著衫的寫真集。
3.他的家比我大上N倍,甚至有屬於自己的睡房,在保管收藏寫真集這一類違禁品明明是無往而不利,問題是佢的慈母,經常入房打掃,同時懶係唔覺意望望個仔的書架,有冇收埋鹹碟鹹書……無奈下,惟有搵我幫手。原因?我估是:A.我有長年持有這類違禁品經驗;B.我唔迷李麗珍所以不會揭和睇以致搞殘本書。
4.那一天,在信和附近一個secret place。他先把李麗珍從膠袋拿出來,好小心,小心到好似拎緊一樣郁一郁就會爆炸的大殺傷力武器;總算拎咗出來了,他深呼吸了一下,開始逐頁細看。每揭一頁,他都很沉重,旁人如我看在眼裡,只會以為他正在審視甚麼傳說中的歷史古籍。而每一頁,他都會看一段極長時間,Well,似乎要把每一頁內容都統統記進腦裡。整個過程,大概用上一個半鐘。然後,他把李麗珍交給我。憂憂愁愁地。那是90年代初的某一天。
5.我生命中真的出現過不少迷戀李麗珍的人。最早在我面前高調宣揚喜愛李麗珍的,是小五時的同學B。那年新春,我們都看了《富貴迫人》,當我和其他男同學在小息時狂講飾演帶弟的陳奕詩有幾正時,唯獨同學B,獨排眾議說飾演來弟的李麗珍才是最正!我們要求解釋,但同學B又解釋不來,不像陳奕詩,她的正,我們三言兩語便能夠具體形容出來(奇怪是竟然冇一個同學會話鍾意跟當時我們年齡相若的招弟)。升中學後,我沒有再見過同學B。他還喜歡李麗珍嗎?如果喜歡的話他可以跟我具體解釋嗎?
6.返工後依然讓我遇上喜歡李麗珍的人。她是一個lesbian。我不是lesbian,自然不能明白李麗珍對於同性帶來甚麼吸引力,而她,某次工作認識的被訪者C,說自小已覺得短髮的李麗珍很有型,當從報紙雜誌知道她的不同戀聞後,她往往接受不到,內心更有種接近憤怒的情緒。後來,李麗珍的三級片接連上映,她悲傷到哭了好幾天——而偏偏她又忍不住買飛入場去看對方的胴體。她悲傷她興奮,愈興奮愈悲傷。到後來,李麗珍爆出那單同髮型師的新聞後,她甚至接近崩潰邊緣。以上,是在某晚食消夜時她說的。那是我第一次跟被訪者C消夜,也是最後一次。訪問完了,冇再聯絡了。
7.這一個夜,望著這本只曾被揭過一次的李麗珍寫真集時想起:我明明好早已經知道這個女星——透過兩齣我至今依然深愛依然keep住翻炒的戲的兩個角色。《戀愛季節》的短髮Icy,一個有夢的年代,一個尋夢的女孩與一個尋夢青年的故事,故事的世界太理想,理想到有點不現實,但我就是喜歡那種不真實。返本歸初,現實中的李麗珍,14歲時被星探發掘,入行,尋夢,而某程度上她的夢得以實現,只是發展到後來,夢與現實出現了愈來愈大的落差(到了2014年,一個14歲女童因為在一幅牆用粉筆畫下她的夢,而遭受審判和指控)。
8.還有《最後勝利》的短髮MiMi。一個為愛排除萬難不惜一切的女子,她的倔強和堅持,令她終於得到她渴求的真愛——現實中的李麗珍,會否就像MiMi?即使一直跌跌撞撞,但還是一直在找尋一個自己最愛的人?我不知道。
9.我不知道的事太多。或許短髮的李麗珍形象太深入我心,我接受不了不再短髮的她:她的三級片我只看過《愛的精靈》和《不扣鈕的女孩》,前者尚算是一齣戲後者簡直是垃圾;她的寫真集我完全冇興趣;她的那堆戀聞新聞我也從不會follow……或許我只想一廂情願地keep住那個短髮李麗珍給我的感覺,或許我低能地不願接受李麗珍跟我的幻想有任何出入,或許其實我也喜歡李麗珍只是我不願承認……又或許,李麗珍就是李麗珍,根本懶理外界對她的任何幻想與期望,而只管像Icy或MiMi,找尋她本人想要的快樂。
10.我決定把寄居在我屋企的李麗珍寫真集放好(封塵),因為有一天N年不見的同學A或許會突然問我攞番都唔奇。或許啦。
(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409